市场情绪悲观影响下

3月13日的玻璃期货市场呈现出一种低位震荡的态势。主力合约的开盘价为1150.00元,随后小幅下跌至1149元,跌幅为0.35%。在交易日内,价格波动范围在1139元至1165元之间,而昨日的结算价为1153元。中泰期货的分析指出,当前商品市场情绪不佳,加之需求未见显著改善,市场普遍持悲观态度。短期内,政策层面缺乏明显的利好刺激,中下游市场主要依赖刚需采购。尽管本周玻璃厂的产销情况有所好转,预计库存累积速度将放缓,但市场仍需关注终端需求是否能够持续改善。供给方面,尽管日产量短期内保持稳定增长,但由于亏损扩大,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生产线进行冷修。市场正在验证“金三银四”旺季需求,同时密切关注贸易商的采购意愿。
光大期货的报告提到,尽管近期有部分生产线进行了改产,但这并未改变玻璃的整体供应水平。昨日的日产量仍保持在15.82万吨。需求端虽有所改善,但整体进展缓慢。华东和沙河地区的产销率均超过100%,而其他地区则维持在70%至80%之间。产业链的整体心态仍然疲软,厂家在高库存的压力下,可能继续采取让利策略。玻璃期货价格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下跌,已基本消化了负面因素,短期内市场缺乏新的驱动因素,预计将进入底部震荡阶段。未来,市场将关注旺季需求的表现以及其对价格的支撑作用,同时还需留意玻璃库存的变化和现货成交情况。
根据3月13日的产业链要闻,截至2025年3月6日,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的总库存达到6954.8万重箱,环比增加241.3万重箱,增幅为3.59%,同比增加17.39%。库存天数也增加至31.9天,较上期增加0.7天。同日,全国浮法玻璃的日产量为15.72万吨,较2月27日增加0.38%。本周(2025年2月28日至3月6日)全国浮法玻璃产量为109.96万吨,环比增长0.91%,但同比下降9.11%。这些数据反映出当前玻璃市场的供需状况及其对价格走势的潜在影响。
股市里的牛市熊市分别是什么意思?
所谓“牛市”,也称多头市场,指市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 所谓“熊市”,也称空头市场,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大跌市。 道·琼斯根据美国股市的经验数据,总结出牛市和熊市的不同市场特征,认为牛市和熊市可以各自分为三个不同期间。 牛市第一期。 与熊市第三期的一部分重合,往往是在市场最悲观的情况下出现的。 大部分投资者对市场心灰意冷,即使市场出现好消息也无动于衷,很多人开始不计成本地抛出所有的股票。 有远见的投资者则通过对各类经济指标和形势的分析,预期市场情况即将发生变化,开始逐步选择优质股买人。 市场成交逐渐出现微量回升,经过一段时间后,许多股票已从盲目抛售者手中流到理性投资者手中。 市场在回升过程中偶有回落,但每一次回落的低点都比上一次高,于是吸引新的投资人入市,整个市场交投开始活跃。 这时候,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公司业绩开始好转,盈利增加引起投资者的注意,进一步刺激人们入市的兴趣。 牛市第二期。 这时市况虽然明显好转,但熊市的惨跌使投资者心有余悸。 市场出现一种非升非跌的僵持局面,但总的来说大市基调良好,股价力图上升。 这段时间可维持数月甚至超过一年,主要视上次熊市造成的心理打击的严重程度而定。 牛市第三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徘徊后,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 大市的每次回落不但不会使投资人退出市场,反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加入。 市场情绪高涨,充满乐观气氛。 此外,公司利好的新闻也不断传出,例如盈利倍增、收购合并等。 上市公司也趁机大举集资,或送红股或将股票拆细,以吸引中小投资者。 在这一阶段的末期,市场投机气氛极浓,即使出现坏消息也会被作为投机热点炒作,变为利好消息。 废品股、冷门股股价均大幅度上涨,而一些稳健的优质股则反而被漠视。 同时,炒股热浪席卷社会各个角落,各行各业、男女老幼均加入了炒股大军。 当这种情况达到某个极点时,市场就会出现转折。 熊市第一期。 其初段就是牛市第三期的末段,往往出现在市场投资气氛最高涨的情况下,这时市场绝对乐观,投资者对后市变化完全没有戒心。 市场上真真假假的各种利好消息到处都是,公司的业绩和盈利达到不正常的高峰。 不少企业在这段时期内加速扩张,收购合并的消息频传。 正当绝大多数投资者疯狂沉迷于股市升势时,少数明智的投资者和个别投资大户已开始将资金逐步撤离或处于观望。 因此,市场的交投虽然十分炽热,但已有逐渐降温的迹象。 这时如果股价再进一步攀升,成交量却不能同步跟上的话,大跌就可能出现。 在这个时期,当股价下跌时,许多人仍然认为这种下跌只是上升过程中的回调。 其实,这是股市大跌的开始。 熊市第二期。 这一阶段,股票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触发“恐慌性抛售”。 一方面市场上热点太多,想要买进的人反因难以选择而退缩不前,处于观望。 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开始急于抛出,加剧股价急速下跌。 在允许进行信用交易的市场上,从事买空交易的投机者遭受的打击更大,他们往往因偿还融入资金的压力而被迫抛售,于是股价越跌越急,一发不可收拾。 经过一轮疯狂的抛售和股价急跌以后,投资者会觉得跌势有点过分,因为上市公司以及经济环境的现状尚未达到如此悲观的地步,于是市场会出现一次较大的回升和反弹。 这一段中期性反弹可能维持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回升或反弹的幅度一般为整个市场总跌幅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熊市第二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期性反弹以后,经济形势和上市公司的前景趋于恶化,公司业绩下降,财务困难。 各种真假难辨的利空消息又接踵而至,对投资者信心造成进一步打击。 这时整个股票市场弥漫着悲观气氛,股价继反弹后较大幅度下挫。 在熊市第三期中,股价持续下跌,但跌势没有加剧,由于那些质量较差的股票已经在第一、第二期跌得差不多了,再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而这时由于市场信心崩溃,下跌的股票集中在业绩一向良好的蓝筹股和优质股上。 这一阶段正好与牛市第一阶段的初段吻合,有远见和理智的投资者会认为这是最佳的吸纳机会,这时购入低价优质股,待大市回升后可获得丰厚回报。 一般来说,熊市经历的时间要比牛市短,大约只占牛市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不过每个熊市的具体时间都不尽相同,因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差异会有较大的区别。 回顾1993年到1997年这段时间,我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经历了股价的大幅涨跌变化,就是一次完整的由牛转熊,再由熊转牛的周期性过程。
乐观悲观都各有利弊是吗
是的,举个例子:比如,车子漏油,但是可以勉强走到加油站。 乐观的人说还有一点油呢能走到加油站挺好。 悲观的人说怎么回事油怎么漏了这么多。 悲观也好,乐观也罢,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各有利弊。 各有各的好处,只是能干工作的方向不同。 乐观有乐观适合做的工作,悲观又悲观人适合的工作。 两个搭配也可以取长补短。 你的意思其实问的不太好。 乐观的人是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事物。 悲观的人以消极的心态看待事物。 你所考虑的另一层面应该是,盲目乐观和瞻前顾后。 盲目乐观,就是自大自傲,不能实事求是。 瞻前顾后是把事物想的太多,总想谨慎的完成一切。 应该是对事有个积极的心态,但能够想到后果,做好准备。 总之就是不要怕,不要悔。 悲观不好,做人还是乐观些比较好,生活才会阳光 乐观能使人战胜挫折,给人以希望,赋予人们力量,它使人笑对人生,使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乐观是幸福的种子,是快乐的源头,是生活的开心果。 乐观的滋味是甘甜和醇香,是清新和清凉,乐观使我们心潮澎湃,心想事成,心心相印,心花怒放,乐观的感觉真的很好。 悲观能使人精神萎靡,眼界狭窄,没有自信,悲观失望,悲观是扑灭理想之火的水,是事业成功的绊脚石,是家庭幸福的拦路虎。 悲观是失望的兄弟,是失败的根源,是苦恼的要素,是烦恼的土壤。 悲观使人心烦意乱,心存疑虑,悲观的滋味很不好受。 乐观与悲观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两种对人生不同的看法。 你将目光盯着缺点,戴着墨镜去看世界,世界就会一片灰暗。 相反,多想想开心的事,多看看事情的优点,戴着明亮的眼镜去看地球,你会看到一片灿烂。 乐观的利:豁达自信,心态淡定。 乐观的弊:误判事态,应对不足。 悲观的利:注重细节,谨慎分析。 悲观的弊:心态不佳,做事消极。 2011年初,股指震荡难安,投资者难以分辨出市场走势。 在这种环境下,“精选个股,兼顾市场”仍然是我们主要的投资策略。 自2010年12月份以来,考虑到通胀的压力比较大,一方面是食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是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徘徊。 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大宗商品价格将进一步走高,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就不能轻视。 同时,今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复苏情况超出预期,国内经济也还在稳健的轨道上增长运行。 因此,关于市场大方向的定调,我们认为在高通胀、紧政策的市场环境改变之前,A股市场很难走出向上的突破性行情,更大的可能是箱体震荡运行,而市场调整的过程正是精选个股、逢低建仓的好时机。 去年12月份,消费类股票在阶段性估值压力下,整个11/4页板块的调整幅度均较大,出于对市场的谨慎看法,当时我所管理的基金建仓速度较慢,配置也较少,因此没有遭受较大的损失。 进入今年1月份以后,市场有非理性的情况出现,泥沙俱下的过程能够给具备长远眼光的投资者带来机会。 消费类行业中有许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都比较确定,我们以成长确定性为主线对大消费领域的投资标的进行大范围筛选,并开始对跌幅已经很大且基本面坚实的消费类个股在低位进行了战略性布局,比如说家电、零售和食品饮料的一些优质公司,估值跌到了历史低位,或许短期在市场情绪下仍有波动,甚至短期会有些损失,但长远来看投资价值是显著的,毕竟市场是在相对低位,尤其对于在市场下跌中被错杀的股票。 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看法,我们认为,过于悲观和乐观的市场预期都是不可取的。 通过春节前的交易情况来看,市场情绪明显过于悲观,各方普遍认为无论是流动性还是相关宏观数据都极大约束了资本市场,漫长的熊市路途就此开始,因此无论是成交量还是市场热点都持续处于低迷状态。 而1月份公布的宏观数据尤其是CPI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市场又因此认为政策收缩的步伐会放缓,市场突然变得较为乐观,认为政策最紧的时期正在过去,市场的反弹开始一步步展开。 其实,通胀压力和政策紧缩的趋势没有改变,只是市22/4页场对于政策的预期和判断在变化。 市场的热点散乱且大多持续性不强,因此目前市场整体来说趋势性机会还不明显,市场维持震荡局面的概率比较大。 不过“结构重于仓位”,在板块配置上我们重点考虑估值修复机会和政策支持带来的机会。 低估值板块以及受益“两会”预期的新兴战略板块有望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比如节能环保板块,既是国家经济发展大方向的需要,也是政府大力扶持的行业,其增长必然是具备很强的持续性,其中的龙头公司必然受益。 同时,年报和一季报业绩相对较好的公司具有较大的安全边际。 短期市场波动频繁,把握热点的难度很大,此时更需要保持平稳的心态,用战略眼光去审视可能出现的大机会。 与其每天急于追逐市场上不断变换的热点,不如集中精力加强研究,寻找行业增长空间广阔且业绩增长明确的优质公司,分享公司价值不断成长的过程。
什么是市场情绪
市场情绪是整体市场所有市场参与人士观点的综合展现。 这种所有市场参与者共同表现出来的感觉,即我们所说的市场情绪。 也正是市场上大多数参与者的主流观点决定了当前市场的总体方向。 基本概念 每一名交易者都会以他们从他们自己的角度来解释
高手期货网开户优惠进行中:交易手续费优惠70%,还可调低到交易所保证金,多家优质国有期货公司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