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疲弱态势难以缓解
3月13日的红枣期货市场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主力合约的开盘价为9170.00元,随后价格有所下跌,当前报价为9125元,跌幅为-0.60%。在交易过程中,价格在9190.00元的高点和9115.00元的低点之间波动,而昨日的结算价为9180.00元。中泰期货的分析指出,河北市场的红枣供应量较大,包括等外品和成品,市场整体供应充足。客商的采购行为较为保守,按需采购,导致整体成交情况一般。随着季节的变化,红枣市场进入了淡季,供给方面的高库存和需求方面的疲软态势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在没有强有力的市场驱动因素的情况下,预计红枣期货价格将呈现弱势震荡的态势。策略上,建议投资者在价格高位时布局空单,并可以考虑卖出虚值看涨期权。
华泰期货的分析则强调了春节后复工时间较晚,市场虽有囤货需求,但实际收购数量有限,且囤货需求已显著下降。交易活动主要集中在新疆及销区市场的中上游,而终端市场的交易则相对冷清。当前,无论是期货还是现货价格,都处于历史低位。春节旺季消费已经过去,根据红枣的季节性规律,预计主销区的走货量将继续减弱,消费淡季将持续到9月份。短期内,市场缺乏上涨的动力,同时仓单成本在9000元左右提供了支撑,预计短期内价格将偏震荡运行。
红枣产业链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6日,36家样本点的物理库存为10938吨,周环比减少了52吨,但同比增加了28.11%。3月13日,红枣注册仓单数量增加了92张,达到5845张,而有效预报数量减少了57张,至565张,合计6410张,折合现货32050吨。这些数据反映了市场库存的变化和仓单的增减情况,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不振,按凯恩斯来讲,这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非自愿失业,使经济陷入萧条。 对此,市场本身没有能力摆脱这场危机,只能通过政府干预了。 按凯恩斯本人的观点,由于流动性偏好的原因,货币政策无效,只能由政府通过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就是赤字财政,来刺激有效需求。 按IS-LM模型,可以通过在增加财政支出,向右移动IS曲线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量,向右移动LM曲线,来消除挤出效应,使增加的财政支出,在保持利率稳定不升的情况下,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增加国民收入,促进充分就业的效应。 按AD-AS模型,目前经济形势可认为是处于AS曲线水平区段,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增加货币量的办法,来向右移动总需求曲线,以达到物价保持稳定的同时,增加国民收入的目标。 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凯恩斯主义理论与政策,均为短期的、静态的观点和做法,并且是一种偏重于总量,忽视结构的做法。 这种根据上个世纪的经验来看,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结果很可能会导致经济滞胀。 事实上,经济过热或经济萧条都是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其真正的病桶在于总供给结构不适应总需求结构。 从长远的、系统结构观点来看,要想摆脱经济萧条,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总供给结构,而不是刺激总需求。 举个例子来讲,假定一个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那就是电视。 在电视上市初期,市场需求量远远大于供给量,这时电视价格奇贵,市场购销两旺。 此后,电视产量逐渐增加,电视价格也逐渐下降,到一定时候,市场基本饱和。 这时,电视积压滞销,经济就萧条了。 这时,怎么办?给人们涨工资,或投资办更多的电视工作,或使劲降低利息,都不管用。 因为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已购 置了电视机,不需要再买新的电视机了。 唯一的出路只能开发新的替代产品了。
政治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环境都已发生深刻变化,要求经济增长速度进行“换挡”,要求经济增长目标向合理区间进行“收敛”。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外部需求出现萎缩,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世界经济,呈现出“总量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鲜明特征,使得高速增长的外部需求出现萎缩。 同时,我国面临传统人口红利逐渐减少,资源环境约束正在加强,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挠等“顽疾”难以根除的风险和挑战,改革红利有待进一步强有力释放。 应当说,新常态包含着经济增长速度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经济福祉包容共享等全方位转型升级在内的丰富内涵和特征。 新常态下,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 这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使得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改革与创新任务更加迫切。 新一届政府将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作为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当头炮”,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截至2014年10月底,新一届政府已累计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等事项600余项。 新常态下,要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点解决监管“短板”和服务滞后问题,着力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尤其要加大对地方改革的指导和检查。 与此同时,要积极建立第三方评估长效机制,把那些含金量高的、管用的审批事项彻底放给市场和企业,真正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一至三季度,GDP增速为7.4%,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这显示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的良好态势。 值得着力指出的是,我们要高度重视需求结构的积极变化。 2014年以来投资增速继续高位放缓,出口增速换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一至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8.5%,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7个百分点左右。 新常态经济是产业结构处于中高端的经济,这就要求有健全的财税金融体制做支撑,要求聚焦“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使中高速增长与中高端产业相适应。 2014年一至三季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3%,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态势良好。 从财税体制改革层面看,要加快“营改增”改革,适时在生活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进行“营改增”试点,要进一步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财税支持力度。 从金融体制改革层面看,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拓宽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使金融产品真正服务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发挥创新驱动的原动力作用,实现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 改革与创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新常态经济是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必须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转化能力放在促进形成新常态经济的核心位置。 要更多支持创新型、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尽快形成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驱动力。 尤其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坚持走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之路,努力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 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高手期货开户网预约期货开户,期货交易佣金打1折,可调低至交易所保证金标准。比您自己去期货公司营业厅办理开户,能多节省70%的交易手续费。